How I Choose My Keyboard

我如何選擇自己鍵盤的故事

前言

我是一個物慾非常低的人,日常東西就是用到壞才換新,直到某天常用的薄膜鍵盤壞了才開始尋找新的鍵盤。在挑選新鍵盤的過程中讓我想到選擇鍵盤的一些故事促使寫下這篇文章。

軟體工程師與鍵盤

作為軟體工程師不外乎每天接觸到的硬體生產力工具大概就是:鍵盤、滑鼠、電腦、螢幕、椅子、筆電、大水杯(喝水非常重要),其中鍵盤絕對是情感最深厚的一個,因為它就是吃飯的工具阿!所以我其實蠻能體會鍵盤愛好者的心情,如果你想贈送禮物給工程師,和他們討論看看這些工具應該都不會錯。

稍微偏題了,總之由於鍵盤壞掉,我也好奇不同鍵盤對於生產力究竟有沒有差,所以也買過幾次「機械鍵盤」,原因不外乎是因為:

  • 聽說打字手感更好更多元
  • 聽說壽命相較於薄膜鍵盤更長
  • 外型通常更多元

如果果多花一些錢購買一個美觀耐用的鍵盤來提升效率那也是值得的,但在我的經歷來說並非如此……反而察覺很多都是市場為了銷售而包裝的話術,在換了兩三個機械鍵盤後仍認為並不值得:

  • 溢價太多
  • 不到半年遭遇各式各樣的問題
  • 各種鍵盤在習慣過後差異真的不大,新鮮的體驗只存在於一開始

總結

朋友如今問我購買鍵盤會有哪些建議,我都會推薦買:

  • 市場銷售量大的
  • 低價薄膜鍵盤(保固真的不是很重要,因為鍵盤壞了也懶得去修去換)

反而思考一下 399 薄膜鍵盤有什麼致命問題嗎?我可以使用它三四年並且最終通常是因為不小心打翻水才導致損壞,對我來說,這樣的鍵盤已經足夠了。